第541章 艺术欺骗(2 / 5)

挺复杂的事儿,咱们先放一边不谈。

他们非但没收到对方答应给的“土地款”(货款),就先把东西(绝齐)给送出去了,而且,竟然连正式的书面协议都没签,光是听了张仪的一面之词,就把东西给交出去了···

像这样的人,不管是楚王还是普通老百姓,都很容易被骗得一干二净!

最逗的是:那时候,整个楚国的人都来道喜,唯独陈轸和屈原两个人持不同意见···

楚怀王和大臣们怎么变得这么“不靠谱”了呀?

【第一次被耍之因:楚国确实要求变了】

谎言之所以能成功骗人,大多是因为:它戳中了对方心里所想。

怀王和他的大臣们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他们之前也想寻求改变了。

1、秦楚一直是老搭档,他们之间的合作协议刚刚“结束”。

大家常提“秦晋联姻”,不过啊,秦楚两国其实才是老交情了。

那时候,因为秦楚两国都跟晋国不对付,所以它们走得特别近,关系很铁。

在秦穆公的那个时候,秦国和楚国成了盟友,他们发誓许愿,说好了要做十辈子的好朋友。

等传到楚怀王这一辈的时候,“十年友好盟约”刚好走到了尽头。

在这“十代”的时间里,秦国老帮楚国的忙,真够讲义气的!

春秋晚期,楚国曾被吴国打得大败,差点儿国家就没了。

在遥远的西部,秦国站了出来,派兵支援楚国。

战国早期,楚国被韩、赵、魏三个国家联手狠狠打了一顿,根本挡不住。

楚国给秦国送了大礼后,秦国就站出来,去攻打三晋地区。没想到,楚国因此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反倒是秦国被魏国狠狠教训了一顿,就像是秦国在帮楚国“挡枪子儿”。

在结盟那会儿,秦国可真是够意思,不光千里迢迢跑来帮楚国重建家园,还主动站出来“挡枪子儿”,真是太讲义气了!

因此,那时候,秦楚两国重新交好,就像是他们在“百年友谊”的基础上又“续签了一份盟约”。

不过,跟秦国关系闹僵后,楚国虽然和齐国走得近了,但日子却并没好过多少。

比起秦国来,齐国这个盟友可真是差了一截!

在齐楚两国联手时,楚国其实是吃了亏的。

齐国和楚国,那时候都是超级厉害的大国,实力不相上下,按理说,它们都应该承担差不多的责任才对。

楚国真的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啊!

那时候,楚国有一部分军队正围着韩国的雍氏城打,另一部分打下了魏国的曲沃,剩下的一队呢,在鲁国和齐国的交界地方。

楚国三位大将率领九路大军,从北面围攻曲沃和於中,一路攻到了无假关,总共长达三千七百里。景翠的部队则在北面集结于鲁国、齐国和南阳一带,难道他们也想分一杯羹吗?

楚国把全国的军队都派了出来应对当前的状况,真是压力山大啊。

相比之下,同样厉害的齐国,用的却是“妙招”。

齐国一边帮忙楚国去攻打曲沃,另一边又去协助宋国对抗魏国,占领煮枣,两次都是当“配角”。

看上去齐国像是在帮忙,但其实呢,它只是随便动动手脚,真正的目的是想让楚、宋两国变弱!

楚王更加恼火的是:齐国没使全力,还在背后搞小动作!

3、齐楚两国老是在背后给对方使绊子。

齐国在保留实力,他们到底在憋什么大招呢?

攻打燕国。

当楚、宋和秦、韩、魏几国正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齐国瞅准时机,趁着燕国内部混乱,竟然把燕国给吞并了!

不过,齐国对待燕国手段太狠,惹恼了燕国人,他们奋起反抗,最后齐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