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让其他好汉带着呼延灼先走,随后回到吴用面前。
吴用道:“小弟有事想问公明哥哥。”
“军师请讲。”宋江道。
吴用道:“小弟刚才听哥哥劝呼延灼时,说招安之事。”
“不知是说说而已,还是哥哥真有招安之心啊?”
宋江坐下,吴用继续说道:“自上梁山以来,从未有人想过此事啊。”
弹幕:
——“当然是说说而已。”
——“宋江:吴军师,莫要多心,你我情同手足~适才相戏尔……。”
——“哪有那么容易招安,再说金印都刻上了,招安了又能咋滴。”
——“梁山的钱粮还能吃三年,招啥安啊,大碗吃酒肉、大秤分金银,多痛快。”
宋江拍着吴用肩膀,拉他坐下。
“此事关乎梁山众兄弟们的命运前程,不能没有人去想啊。”
吴用点点头:“小弟也是读书人,却没哥哥想得那么久远。”
宋江道:“此事叫我殚精竭虑,夜不能眠,几番要与军师商议。”
“依军师之见,若不招安,梁山还有别的出路吗?”
“这个……”吴用一时也想不出个更好的出路,“小弟知道哥哥的心思,只是兄弟们未必情愿啊。”
宋江道:“宋江身在梁山,与众兄弟们生死与共,肝胆相照。”
“只要宋江心里装的是兄弟们,不愁兄弟们不懂宋江。”
吴用点头称赞:“哥哥高瞻远瞩,一片赤诚,小弟只有敬佩啊。”
宋江真诚道:“军师与我不同旁人,宋江不才,全凭军师助我一臂之力。”
“众兄弟被世人贼寇相称,我宋江死不瞑目啊。”
评委席上,郭静明忍不住吐槽:“非得招安吗,呼延灼这种级别的专业部队过来都灭不了梁山,当一辈子土匪不也挺逍遥自在。”
郭静明的话,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宋江为自己着想,是怕侮辱祖宗吧。”
——“功名哥哥。”
——“感情宋江没打算长期经营,只想高抛。”
——“自己当皇帝不好吗。”
——“不会真有人以为土匪能成大事吧。”
——“闹了这么多事,还想招安,真当宋徽宗只会字画啊?”
韩鳕也很不理解:“宋江开始还写诗‘敢笑黄巢不丈夫’。”
“如果他现在就想着招安,那连黄巢的一根脚指头可都比不上了。”
王橸道:“这帮货只知道打劫州郡,不占据州郡,注定成不了大事。”
“宋江就是个官迷,身在梁山,心在朝廷。”
姜汶感叹道:“也有时代的局限性吧,和呼延灼这一仗,让宋江和军师都看到了自己杂牌军跟正规军的区别。”
“这次如果不是人脉好,刚好有梁山好汉认识徐宁的钩镰枪法能破连环马,这一仗梁山就嗝屁了。”
顾长庚帮忙分析道:“其实他们是进退两难,命运早已被时代注定。”
“梁山这种团伙的出路只有招安,招安是最好的出路,可惜没干掉高俅。”
“打下来的城池根本守不住,那时候又不懂占领农村,梁山只能守山头,完全打不出去。”
“梁山本身又不从事生产,光靠抢维持几千人的吃喝。官军要是重兵围堵,困守水泊早晚会饿死。”
“梁山这一伙说到底实力没有那么强,如果梁山人马倾巢出动,官府肯定会将其剿灭。他们能存活到现在,一是梁山泊这个地方易守难攻,他有这么一个据点可以固守。二是北宋末年的时候,匪患四起,不只梁山这一处,影响最大的其实是方腊,几乎占据了北宋的半壁江山。几番原因交替之下,朝廷短时间内很难剿灭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