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李家城疑似重回巅峰之境(2 / 3)

与其看着心血毁于一旦,不如保留一份体面的股份,让更有能力者接手经营,延续永和的招牌。”

他顿了顿,声音压低:“另外,永和在东莞的工厂,用地、用工,乃至出口配额...总有些地方需要‘配合’。”

“或许,可以通过港府或者英国商会方面,施加一些‘友善的提醒’?毕竟,稳定繁荣的营商环境,需要大家共同维护不是吗?”

沈弼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下巴。

李家城这番软硬兼施、直指要害的策略,阴狠且有效。

这让他再次确认,眼前这个看似蛰伏的李家城,骨子里依旧是那个精于算计、不择手段的商场枭雄。

“厂子有了,产品也有了雏形。接下来,你打算如何破局?”沈弼继续深入,探询李家城的全盘计划。

李家城思路清晰,侃侃而谈:

“眼下港岛大势已明:轻工业加速北移内地,本土则向服务业、消费旅游城市转型,邵维鼎更是大张旗鼓搞他的产业升级计划。”

“如今港岛的人工、地租成本早已丧失优势。”

“我的第二步,就是扎根内地,快速复制。我计划立即向广东申请‘三来一补’政策,在深圳、东莞选址设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

“利用政策红利免税引进核心注塑设备,以最快速度构建起从注塑成型、零件组装到最终包装的完整产业链条。”

在这个行业,速度就是生命线,成本就是决胜的武器!

塑胶花大王出身的他,对此深有体会。

“还有呢?”沈弼追问,眼中兴趣更浓。

“第三步,构建渠道网络。”李家城给出了关键答案,“港岛本地的分销渠道,早已被几大巨头瓜分垄断,新玩家想挤进去,代价高昂,难如登天。”

“但,”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我有我的优势——我是潮汕人,更是现任潮汕商会的会长!”

“暹罗、印尼、星马……这些地方,遍布我们的同乡手足。他们在当地深耕多年,拥有成熟、高效的批发网络。”

李家城的手势带着一种掌控感,“我计划依托这张同乡血脉织就的巨网,将我的产品直接铺向广阔的东南亚市场,彻底绕开港岛本地那些虎视眈眈的拦路虎!”

听到这,沈弼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彻底消散。

李家城的计划,条理分明,环环相扣,步步为营。

他不再执着于地产、港口那样的庞然大物,而是精准地选择了一个产业链清晰、启动迅速、现金流稳定,并能完美契合时代红利与自身优势的领域。

这是一套精妙的组合拳,目标直指庞大却分散的市场,意图通过并购整合、成本控制、渠道突围以及未来的IP打造,迅速构建一个隐形的玩具制造与分销帝国。

沈弼的目光再次落回李家城那份详尽的计划书,上面清晰列着第四步:寻求海外知名IP,培育本土玩具品牌

这是李家城为自己未来打造的“名堂”根基。

“有两点,我要提醒你。”沈弼的视线从计划书上抬起,重新聚焦在李家城脸上,神情严肃。

“其一,去年邵维鼎在日本大肆收购游戏、漫画产业,整合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娱集团。虽然目前看似低调,但它在IP、漫画、出版、游戏、影视、音乐乃至衍生品领域,已经形成了相当完整的生态闭环。”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告诫,“你的计划中提到要去日本寻求玩具代理合作,我劝你慎重。邵维鼎在那里布下的局,恐怕已让你难有插足之地。”

“倒是美国市场,”沈弼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机会的光芒,“值得你全力投入。邵维鼎今年在美国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影视领域,与孩之宝、美泰这些玩具巨头尚无实质交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