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既然林丹巴图尔和岱青已经做出举动去劝内喀尔喀残部西迁,朱常洛可以把本就实质控制不了的呼伦贝尔先给他们。
在如今被称为鄂温江的嫩江源头,那里已经是后来的漠河一带。要从那里沿着黑龙江先往西北走再转向西南,才会到达呼伦贝尔。
没有太大必要。
一步一步来,西辽河以南作为消化为实控区,西北角一个庆州桥头堡,东北角沿着东北平原东面的缓冲山陵区,一直到后来的哈尔滨一带筑堡扼守住另外一个隘口区域,那才是下一步继续经略整个东北平原的基础。
何止一两代人的时间?
科尔沁不太好办。
大明既然不能实控辽河以北,他们就必定能够继续在那里生存。
而俞咨皋之前的奏报,科尔沁应该已经和努尔哈赤联姻结盟了。
回到了暖阁里,和谈的最后手续工作由方从哲他们接手,田乐和刑玠、李成梁就都等在了那里。
舆图前面,朱常洛看了看之后说道:“建州女真若是不敌,一定会迁走的。现在的问题是,他们会往长白山东边走,以朝鲜咸镜道和兴凯湖一带为根基;还是会往东北面走,攻灭那边的北山女真和野人女真,与科尔沁一同依存。”
在他们的心目当中,建州女真带来的问题已经不是近期的胜败问题,而是将来的长久存在问题。
仍是因为山高路远,交通不便。
人家可以逃。
努尔哈赤和建州女真上层也有可能逃得走,毕竟他们并不像林丹巴图尔这么年轻气盛。
李成梁在汗庭大军被看守着的大营里呆的那段时间,他已经了解到了此前他们的决策过程。
岱青从一开始就不准备南下与大明直接对抗的,而是觉得应该支援离老哈河很近的辽河套,支援内喀尔喀。
但年轻的大汗既然想要树立威望,岱青从长远大局出发还是同意了。
只不过他的战略重心也始终是留意着锦州义州,留了不少人在此防备明军过去堵截。
到后来发现大明并不因为蓟州边墙外大军云集而退兵收缩,他又花了很大力量串联内喀尔喀残部、科尔沁、和建州女真,还要劝说林丹巴图尔舍弃已经收拢的喀喇沁残部,以他们为饵暗中快速转移到锦州义州西面,用打破边墙再杀穿义州的方式彻底破坏辽东形势。
可林丹巴图尔犹豫了一些时日,路上又想剿灭勇卫营耽搁了一些时日,麻贵又在向老哈河进发,所以才不得不做出要打穿锦州到山海关的架势,同时也保留着从锦州边墙回到燕山当中再转移至老哈河的后路。
结果老哈河被刘綎麻贵两面夹击,踏上又被李成梁赶了回来。
而林丹巴图尔再次拒绝回到燕山当中凭大雪封山熬过一个冬天再去收服老哈河,而是准备下更多赌注准备往东搅乱辽东腹地。
这才有了被袁可立死守住大凌河,最终各个方向当机立断赶来合围他的结果。
这是少主和老臣的搭配,岱青本就错估了大明的决心,林丹巴图尔更是欠缺经验沉稳。
这些问题在建州女真身上不存在。
长白山脉也不像锦州义州一带,既是大明边防核心地带,麻贵和刘綎又早就出了边墙,在他们北面,隐隐就是可以合围的态势。
目前的辽东东面,除了辽源军民府孤悬于外的寥寥数城,大明再无兵力。
建州女真确实是进可攻、退可守的。实在不敌,长白山脉有很多通往东边和北边的口子,大可趁机逃走。
而努尔哈赤搞了个檄文,把朱翊钧、朱常洛和大明骂得十分难听,还有回头的机会吗?
大明说可以,他都不敢信。
这时是李成梁先回答:“不管他们逃去哪,努尔哈赤一死,他们就不足为惧了。努尔哈赤一死